哈密市政府 哈密市人大 自治区政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首页  要闻动态  政协概况  提案工作  专题会议  委员会工作  机关工作  书香政协  文史天地  文件制度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协要闻>>正文
 
16项研究新成果发布:解密哈密翼龙之谜 公布长城资源普查结果
2023-03-21 10:30 魏永贵  石榴云/新疆日报   (点击: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魏永贵报道)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437人中,初步整理完成了363人的姓名与简历;“长城资源哈密境内遗存”田野普查项目完成,新发现唐清烽燧44座,哈密成为新疆烽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哈密翼龙动物群化石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这些令人瞩目的历史文化研究成果,19日在哈密市正式发布。

古生物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介绍哈密翼龙动物群化石研究成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当天,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与河南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共同举办“哈密历史文化研究三年成果发布会”,发布了16项研究新成果。

“在哈密市历史文化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为研究理念,积极联合中科院、河南省社科院、新疆社科院、西北大学、新疆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抓好重点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哈密市政协主席、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主任王毅介绍,这些成果既有自然科学类也有人文科学类,既有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又有考古学研究成果,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又有红色革命文化研究,填补了哈密历史文化研究的多项空白。

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交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在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成果中,《哈密天山翼龙动物群化石分布调查及研究新发现》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项研究由古生物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带领团队历经十余年完成,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一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数以万计的3D翼龙蛋与3D胚胎,被认为是翼龙研究200多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二是首次发现翼龙性双型的化石证据并建立哈密翼龙科;三是在哈密新发现了翼龙和恐龙骨骼化石地点、足迹地点、恐龙蛋地点;四是研究命名了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研究报告还揭示了哈密翼龙的飞行机制。

汪筱林表示,希望能够在哈密市建成哈密翼龙——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及其遗址博物馆,更好开展保护工作、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并开发成特色旅游景区,助力哈密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在作《新疆多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交融的哈密样本研究》报告。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中原彩陶西传哈密样本研究》《明代哈密卫研究》《哈密屯垦文化研究》等历史文化研究成果,见证了自古以来中央政权治理、建设新疆地区和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历史;《哈密抗战航空史研究》《西路军精神红色基因溯源研究》等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还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哈密白杨河流域历史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哈密东天山北麓战国至秦汉时期考古新收获》等,则为哈密区域的历史文化源流和发展提供了文物实证研究成果。

“哈密市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文史研究工作步入快车道。”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文献整理室副主任、哈密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郝常立介绍,目前,哈密市文史委与众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课题研究合作机制,有效拓展了哈密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度、广度和维度,成为哈密市对外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和交流合作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郑欣然

 

上一条:自治区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条: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建议: 加快发展新疆油气产业集群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哈密市政协    
新公网安备 65220102000048号   电话:0902-2255402
新ICP备 2022000931号            0902-2232094